鍛件的檢驗在生產中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序,那么山西鍛造廠是如何對鍛件進行質量檢驗的呢。
1.外觀檢查
鍛件表面不能有淬火裂紋、銹蝕和影響使用性能的傷痕等缺陷。一般鍛件目測檢驗;重要鍛件應進行無損檢測。
2.表面硬度檢驗
單件生產時,應100%檢測硬度;批量生產時,按5%-10%抽檢硬度。形狀復雜或無法用硬度計檢測的鍛件,可用硬度筆或銼刀進行檢驗。鍛件表面淬火后的硬度應滿足技術要求。感應淬火件硬度偏差范圍應符合JB/T 9201—2007規定。
3.有效硬化層深度
以前的標準中曾規定用金相法測量硬化層深度,但誤差往往較大,所以目前采用硬度法測定。其優點是可以直接讀出硬度值,結果比較***,而且可以換算出強度值。用硬度法測量有效硬化層深度,其方法可參看GB/T 5617—2005《鋼的感應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層深度的測定》,即在維氏硬度試驗機上用9.8N的試驗力,在垂直于鍛件表面的橫截面上的***部位進行測量。
對于形狀簡單的鍛件有效硬化層深度波動范圍應符合JB/T 9201-2007規定。對于形狀復雜和大型的鍛件有效硬化層深度的波動范圍,經協商后可適當放寬。在調整工藝時應測定鍛件硬化層的硬度分布曲線。根據技術要求,若硬化層深,說明加熱時間過長;若硬化層淺,加熱時間偏短。硬化區的范圍應滿足技術要求所規定的偏差值。
4.金相組織檢驗
在金相顯微鏡下,放大400倍觀察硬化層表面的金相組織,按顯微組織分級圖進行金相組織評定。中碳結構鋼和中碳合金結構鋼感應淬火后的金相組織按馬氏體大小分為10級,4-6級是正常組織,7-10級為加熱溫度偏低或冷卻不足產生的組織。
5.畸變檢查
感應淬火鍛件的畸變量較一般爐內加熱淬火小,但也不應影響以后的機械加工和使用要求。其中,軸類鍛件的直線度不得超過加工余量的1/3。